东北军主角换人,西安事变重编,战斗力大变样
一场大戏,主角换人,口风立变。东北军,改头换面,从“怂如鼠”到“猛如虎”,这事,细细一看,还真耐人寻味。
讲真,西安事变之前的东北军,谁不说一句头重脚轻。枪好不好,银子有一大堆,就是使不上劲。你瞧中东路那回事,张学良手底下,几十万号人马,结果一碰苏联红军,正面交锋都不太敢,就见伤亡一大片,还搭进去几千人当俘虏。那场面,真叫一个惨。再看九一八,风声刚起,部队四散。马占山小股坚守算是亮点,其他人连火都不怎么开就让了地盘。外人都说那支军队像漏气的皮球,一捅就瘪。
再到热河事变,也不争气,十来天光景,十万多人溃败如潮。承德,日军还没真摆上大阵仗,小部队先头一冲,城门开道,守军鸟兽散。外人都琢磨,这东北军拿什么打仗?装备也不算穷,咋就托不起来这点士气?
别以为外战不灵内斗就行,直奉大战,张作霖这么大名号,十二万精锐,不到一个星期被打得只剩两万人,丢盔卸甲。第二回再整顿,买了德日好家伙,飞机坦克齐了,才算有了点脸面。可惜东北人那边兵痞习气没改多少,郭松龄反奉事件一出,精锐再损半壁,全国知名的拉垮套路,东北军包圆。简单说,土匪混成大队伍,不灵。
看起来,西安事变前东北军完全是一锅夹生饭,战时掉链子,平常扎堆过日子。给人感觉,有气没力,有枪没胆。掉头换到西安事变之后,天翻地覆。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不再参与,东北军被蒋介石拆分整编,归进中央体系,成了五个正儿八经的军。干脆说,那会儿东北军已不是原来脑袋一热就散的土匪团伙。五军,切成一块块,重新调配,老班底染上新文化。你去看淞沪战役,第67军跟日军酣战苏州河,硬是扛住了死磕几天。军长吴克仁阵亡,整个部队死伤惨重,死守阵地。还有南京保卫战,第57军惨烈死守雨花台,几乎全军殉国。听来都像抗日老故事,可这真是原来的那帮“土匪转型”,绝不是新兵。
抗联那头,也有一说。十四年坚持游击,千难万险,跟日军关东军死磕,末了不但不散,还能大胜天野旅团。打了个连鬼子自己都懵圈,东北抗联成了典范。你要细算,东省这种打法,换了之前的东北军,谁信?能打上来都是奇事。
变化咋来的?东北军改名换姓,战斗力直接切换到另外一个档次。张作霖张学良带队那会儿,最怕军心涣散。土匪脾气难教化,家族势力太多,彼此不是服号令,是看谁拳头大。加上东北一直满汉杂居,内部各股势力拧不到一块。东北军班底复杂,有原清朝巡防营、山林队、土匪堆,也有少许受过正规训练的。你看直军、皖军当年,那是多少年大清细细养的北洋精英。奉军,实际是赶鸭子上架,自己搭建一支规模远超掌控能力的队伍。人散心散,遇见硬茬就掉队,溃败很难不发生。
士兵底子也讲究。滇军讲革命理想,北洋军讲纪律底线,东北军多半是流民、土匪头,到了前线派不上用场,逃兵现象极其严重。你想一想,打仗太看士气、纪律。前脚张口号,后脚想着跑路,指望谁?奉军号称百万,实打实能用,有限。很多时候转型慢,打着打着,土匪习气一出场,没有现代军队一般的规矩。
说白了,东北军张氏管理下,前前后后一直是家族团体。关键节点,讲的还是自己地盘生意,而不是国家民族大义。兵不听调,枪再新也废。后来也想学中央军搞军事学院、整风,才刚起点头郭松龄反奉,精锐就废,恢复不起来。跟现代军队比,是半拉子工程。
改编以后,拆散了武断的山头,东北军老部队分成五份,打散拉走。新建的规矩,中央调度,人心新气象占了上风。缺了老家族势力,补上现代管理,纪律提升一个档次。新军官管理制度,指挥权开始上收,训练战术也要与正规军看齐,作战能力焕然一新。你会发现,许多真正能打硬仗的主力部队,成分正是不再看脸色的是谁的兵,而是统一调动上阵不退缩的人。
抗联也是一回事。游击战争本质靠信念撑着,原本的土匪军转身严纪律,铁了心要干,士气、凝聚力翻倍。当你发现生存就是反抗,再难也要咬牙顶住。这股精气神,没了旧时代的义气团伙作风,全是共同目标牵引。东北老百姓骨子里冲劲出来,才有打赢“天野旅团”那种战例。
究其根底,外有形式改变,内有精神唤醒。五军归中央军,士兵有盼头,不再是张家私兵,打的是真国仗。抗联变成信仰战士,苦难逼出来的凝聚力,跟以往混日子天壤之别。老一套东北军,在本土领地混得顺风顺水,到了大局,脾气太多,用不上劲;新一套东北军,不拘泥派系、上下拧成一股绳,随便打出来一个战役,都能有声有色。
表象像军头换人。真正变化,士兵认同感和纪律性跟上来了,管你是土匪出身还是巡防营,统一号令,统一目标,能拧到一块。放今天说,这就是管理和方向。东北军“怂如鼠”是派系内耗没人指挥得动,“猛如虎”是大家一条心,目标一致,谁都想做最拼的铁血战士。
同一群人,混的地方不一样。资源、背景、派系,先天短板。但只要找到大家共同的目标,归属感一起来,原来土匪都能变成猛士,真别小瞧老百姓的潜力。过去,是兵熊一个,将熊一窝。后来,是兵拧成一股绳,将拉着兵一起拼。管你前身什么底色,到了国难当头,就是一股逆流而上的钢铁队伍。
东北军这出历史戏,张作霖张学良治下像是闹剧,西安事变后像是大剧。能坚持下去靠的不是一时运气,是管理、信念、目标从家族团伙一步步变成全民族合力。这变化不只发生在一个军队身上,更是中国近现代军队转型升级的缩影。结局没谁猜得到,过程故事却能反复提点——队伍散,人心涣,装备再好白搭;人人拧成一股绳,信念有力量,再苦再难也能奏凯。东北军,最会证明这个道理。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热点资讯/a>
- FPG外汇:创新科技支持,优化用户交易体验
- 千元硬刚万元表!国产机械表三大黑科技打破精度天花板
- 歼20S正式加入空军队伍,双座设计引发美媒称赞
- 特朗普一句话,泰柬冲突瞬间停火,难道真怕失去美国市场?
- 俄阿关系紧张,经济贸易下滑,军心动荡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