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爱电竞

你的位置:爱电竞 > 产品展示 >

历史早已证明,美国制度是建立在牺牲人民利益的基础上的

点击次数:121 发布日期:2025-08-06

全球抗疫三年,一个数字让所有人倒吸凉气: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120万,相当于旧金山全市人口消失。更讽刺的是,这个医疗支出占GDP19.7%的超级大国,人均预期寿命竟连续两年下降,创下二战以来最大跌幅。当中国用动态清零保护了450万老年人的生命时,太平洋对岸的药店货架上,新冠特效药标价530美元——比最新款iPhone还贵。这不禁让人想问:号称人类灯塔的美国,为什么在疫情中成了"全球最佳反面教材"?

纽约曼哈顿的豪华公寓里,华尔街精英们举着香槟庆祝股市新高时,三个街区外的流浪汉收容所正爆发群体感染。这种魔幻场景完美诠释了美国抗疫的"双轨制":富人靠钞能力买命,穷人靠免疫力硬扛。2021年Delta变异株肆虐期间,得克萨斯州州长竟签署行政令,禁止学校强制戴口罩,理由是"侵犯自由"。结果该州儿童感染率飙升300%,有家长在社交媒体哭诉:"他们说的自由,是让孩子去死的自由吗?"

翻开美国抗疫时间轴,处处是令人费解的操作。2020年3月,中国向全球拉响警报时,美国政客忙着把防疫物资称作"普通流感用品";当武汉用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时,纽约的方舱医院改建拖了足足三个月。最讽刺的是2022年1月,白宫宣布"疫情结束"的当天,全美单日新增确诊破百万。普通护士丽莎在TikTok上晒出对比照:中国医护穿着全套防护服测核酸,她的同事却用垃圾袋当防护服,配文写着:"我们的'世界第一',连塑料袋都要重复使用。"

表面看,美国似乎找到了"与病毒共存"的平衡点。商场重新营业,体育场座无虚席,但魔鬼藏在数据里:人均预期寿命从2019年的78.8岁跌至76.1岁,百万"长新冠"患者被雇主解雇后流落街头。经济学家发现更惊人的真相——疫情期间美国亿万富豪财富增长62%,而20%底层家庭存款耗尽。曾在FDA工作的疫苗专家保罗忍无可忍:"这不是抗疫失败,是系统性谋杀!他们用穷人的命给经济输血。"

2023年辉瑞"天价药"听证会上,爆出比剧本还荒诞的真相:美国政府采购价每剂仅30美元,转手卖给民众却要付300%溢价。议员质问药企代表时,对方竟理直气壮:"我们投入了研发成本。"现场记者立刻扒出旧闻:这款疫苗的关键技术其实用的是德国BioNTech专利。更讽刺的是,同期中国将新冠治疗费用全部纳入医保,有网友算过账:美国人打一针的钱,够中国一个三口之家吃三个月。

当拜登政府宣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结束"时,没人注意到角落里的新危机:美国抗疫资金已耗尽,免费检测、疫苗即将停供。与此同时,五角大楼却获批8560亿美元军费,足够给每个美国人买200份检测试剂。芝加哥教师工会抗议时打出标语:"他们能造一万枚导弹,却造不出平价退烧药。"此刻的华盛顿国会山,议员们正为"是否调查防疫失败"吵得面红耳赤——距离中期选举只剩三个月。

有人总爱吹嘘"美国制度纠错能力",可三年疫情只证明一件事:这个系统确实会纠错——但只纠精英阶层的错。当普通百姓在急诊室门口断气时,华尔街的股票还在涨;当长新冠患者被迫卖房治病时,制药巨头正忙着回购股票。说好的"人人生而平等",到头来不过是"穷人生病,富人生财"。要是自由女神像会说话,大概会改名叫"钞能力女神像"。

看完美式抗疫这场"穷鬼大逃杀",不禁想问某些公知:你们吹捧的"医疗市场化",是不是等于"要钱还是要命"的单选题?当中国用全民免费疫苗践行"人民至上"时,美国用市场化告诉你"没钱别呼吸"。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先进制度"——死一百万算"代价",赚一万亿叫"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