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男子入伍多年没提干,提出退伍后,次日接到百余个电话
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连长,我申请退伍。"
站在办公室里,李志强的声音平静得让人心疼。23年的军旅生涯,从一个18岁的毛头小子到41岁的老兵,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坚决。
"志强,你再考虑考虑,现在退伍太可惜了。"连长劝道。
"连长,我想清楚了。23年了,该走了。"李志强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李志强的手机就响个不停。
368个未接来电,短信更是刷屏一般涌来。他愣愣地看着手机屏幕,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01
1998年的秋天,18岁的李志强从山东一个小县城入伍了。临走那天,母亲哭得稀里哗啦。
"强子,到了部队好好干,争取当个干部回来。"父亲李建国拍着儿子的肩膀,眼中满是期待。
"爸,您放心,我一定不给咱家丢脸。"李志强挺直腰板,那时候的他眼里有光。
"儿子,家里的事你别操心,你就专心在部队发展。咱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就指望你能出人头地了。"母亲王秀英抹着眼泪说。
"妈,我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
新兵连的日子苦得要命。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跑步、训练、学习,一天下来累得倒头就睡。班长王海峰是个山西大汉,嗓门特别大。
"李志强!你这动作不标准,重来!"
"是!班长!"
李志强从来不偷懒,别人练一遍的动作,他练三遍。别人背不下来的条令条例,他熬夜也要背会。
三个月新兵连结束,李志强被分到了装甲团二营六连。连长张建军是个老兵,看人很准。
"小李,好好干,我看好你。"张连长拍拍李志强的肩膀。
"谢谢连长,我一定努力。"
02
李志强在六连一待就是五年。从列兵到上等兵,从上等兵到下士,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每年春节前,他都会给家里寄钱。第一年寄了500块,第二年800块,到第五年已经能寄2000块了。
"强子,你在部队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受委屈?"母亲每次通话都会问同样的问题。
"妈,我过得很好,您别担心。"
"儿子,村里的小刚当兵两年就提干了,现在是连长了呢。"
李志强心里一紧:"妈,提干也要看机会的。"
"咱家强子这么能干,肯定也有机会的。"父亲在一旁说道。
2003年,部队要选拔一批优秀士兵送去军校。李志强的训练成绩在全连排第一,理论考试也是满分。
"志强,你的材料我已经报上去了,等消息吧。"张连长笑着说。
"连长,真的有希望吗?"李志强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
"当然有希望,你小子这么优秀,不去军校可惜了。"
李志强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他给家里打电话报喜。
"妈,我可能要去军校了!"
"真的吗?强子,你爸听了一定高兴坏了。去军校出来就是干部了吧?"母亲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对,妈,以后咱家就有出息了。"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军校的名单下来了,上面没有李志强的名字。
"连长,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李志强红着眼睛问。
张连长叹了口气:"强子,有些事情不是光凭能力就行的。营里有个指标给了营长的侄子。"
"营长的侄子?他来部队才一年啊,连队列都走不齐。"
"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但这就是现实。你继续努力,机会还会有的。"
李志强咬咬牙:"连长,我明白了。"
给家里打电话时,李志强撒了第一个谎:"妈,军校的事可能要再等等,今年名额不够。"
"没关系,儿子,明年还有机会。"
03
军校没去成,李志强也没有气馁。他觉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自己够努力,总有出头的日子。
2005年,连队要提拔几个班长。李志强的各项考核都是第一名,所有人都觉得他肯定能当班长。
"志强,这次班长的位置你稳了。"战友刘大伟拍着他的肩膀说。
"别瞎说,还没有正式宣布呢。"李志强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很期待的。
就在这时,连队来了个新指导员,叫赵志明,是某大学的毕业生,年纪比李志强还小两岁。
"李志强是吧?听说你各方面都很优秀啊。"赵指导员客气地说。
"指导员您好,我会努力的。"
"好好干,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可是私下里,赵指导员对连长张建军说:"老张,这个李志强确实能力不错,但是太老实了。现在的部队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有活力的干部。"
"小赵,李志强人品没问题,能力也强。"
"我不是说他人品有问题,我是说他缺乏领导气质。你看他平时和战士们打成一片,这样怎么能树立威信?"
宣布结果那天,李志强早早地坐在会议室里。连长张建军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张纸。
"经过连党支部研究决定,提拔以下同志为班长:一班长,王大强;二班长,赵小军;三班长,陈建华。"
李志强的名字又一次没有出现。他感觉脑袋嗡嗡作响。
散会后,他找到张连长:"连长,我想知道原因。"
张连长为难地看着他:"强子,你的能力大家都认可,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上面觉得你太老实了,不够灵活。"
"不够灵活?连长,什么叫灵活?"
"强子,有些话我不能说得太明白。你是个好兵,但当兵和当干部是两回事。"
李志强走出连长办公室,正好遇到新提拔的三班长陈建华。
"老李,别想不开啊。"陈建华拍拍他的肩膀。
"我没想不开,恭喜你。"
"老李,其实我也没想到能当班长。可能是因为我会来事吧。"
"会来事?"
"你知道的,逢年过节给连长指导员送点土特产,平时多关心关心领导的生活。这些你都不会。"
李志强苦笑:"我确实不会。"
04
2008年,李志强探亲回家。父亲已经明显老了很多,头发都白了一大半。
"强子,你在部队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没当上干部?"父亲忍不住问。
"爸,部队里竞争激烈,不是那么容易的。"
"可是村里的小军才当兵五年就是营长了。他爸说,当兵就得会来事,光埋头苦干没用。"
"爸,我不会那些弯弯绕绕的。"
"强子,爸不是要你做坏事,但是做人总得灵活一点。你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母亲在一旁插话:"老头子,你别给儿子压力。强子,你安心在部队干,妈相信你。"
"妈,我让你们失望了。"
"傻孩子,你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那年春节,李志强在家待了15天。他发现自己和村里的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做生意发了财,有的在县里当公务员,而他还是一个兵。
"强子,你要不退伍算了,回来跟我做生意。"发小张伟建议。
"做什么生意?"
"我现在搞建筑工程,一年能赚十几万。你在部队一年能挣多少?"
"几万块吧。"
"你看,还不如回来干。再说,你爸妈年纪大了,也需要人照顾。"
李志强动摇了,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部队。
05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志强从下士到中士,从中士到上士。每一次提干的机会,他都会去争取,但结果总是一样的失望。
2010年,部队又有一次提干机会。这次李志强决定主动出击。
这时候连队又换了新连长,叫刘伟军,是个年轻的军校毕业生。
"刘连长,我想申请这次提干。"李志强鼓起勇气说。
刘连长看着李志强:"老李,你在连队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你的能力。但是......"
"连长,您直说吧,我承受得住。"
"好吧,我直说了。上面对你的评价是个人能力强,但不善于处理复杂关系。"
李志强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太直了,不会来事。当干部不光要有能力,还要会做人。"
"做人?连长,我做人有什么问题吗?"
"你没问题,但你也没有特别的地方。别人会送礼,你不会;别人会说话,你不会;别人有关系,你没有。"
"连长,我觉得当干部应该看能力和品格。"
"老李,你这想法太理想化了。现在的社会,人情世故很重要。你看看那些提干的,哪个不是八面玲珑的?"
李志强沉默了很久:"连长,我明白了。"
从那以后,李志强再也没有主动申请过提干。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带兵上。
但是心里的委屈和不甘却越积越多。每次看到比自己晚来的人提干,他都会想起父亲的话,想起母亲的期望。
06
2015年,李志强被调到了训练科当教员。这是他军旅生涯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
"李教员,您教得真好!"新兵小王竖起大拇指。
"好好练,你们是部队的未来。"李志强笑着说。
在训练科的几年里,李志强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士兵。他们有的考上了军校,有的当了班长,有的甚至提了干。
2018年,他曾经带过的一个兵小张回来看他。
"李教员,我现在是连长了!"小张激动地说。
"好样的,我为你骄傲。"李志强由衷地高兴。
"李教员,您为什么一直没有提干?以您的能力,当个营长都绰绰有余。"
李志强笑笑:"能力不等于机会,你明白吗?"
"不明白,您这么优秀的人,怎么会没有机会?"
"小张,你记住,在部队里,关系比能力重要,背景比努力重要。"
"李教员,您这话有点消极啊。"
"不是消极,是现实。不过你们不一样,你们是新时代的军人,会有更好的发展。"
小张走后,李志强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发呆。23年了,他还是一个四级军士长。
这时候,训练科科长马建设走了进来。
"老李,明年科里要精简人员,你的年龄也不小了,要不考虑一下转业?"
"科长,我还能再干几年。"
"老李,我是为你好。你在这里耽误了这么多年,再不走就真的没机会了。"
"科长,我舍不得这里。"
"老李,感情用事解决不了问题。你看看现在的年轻干部,哪个不是朝气蓬勃的?你跟他们比,确实差了点什么。"
马科长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李志强心里。他知道自己确实老了,不管是体力还是思维都跟不上时代了。
07
2021年,部队改革,训练科要裁撤一批教员。李志强被调回了连队。
新连长叫陈志华,是个80后,比李志强小了十多岁。
"李班长,久仰大名啊。听说您是咱们团的训练标兵?"陈连长客气地说。
"连长客气了,我就是个老兵。"
"老兵好啊,老兵有经验。以后连队的训练工作就多靠您了。"
李志强点点头:"这是我应该做的。"
可是时间久了,李志强发现自己在连队里的地位很尴尬。年轻的兵不服他,觉得他就是个老兵油子;年轻的干部也不太搭理他,觉得他没有提干潜力。
有一次,连队开会讨论训练计划。李志强提了个建议:"连长,我觉得现在的训练强度有点大,战士们容易受伤。"
陈连长皱了皱眉:"李班长,现在讲究的是高强度训练,这是上级的要求。"
"可是连长,安全第一啊。"
副连长王磊接话:"李班长,您的观念有点保守了。现在的兵都是90后、00后,身体素质比以前好多了。"
"就是,李班长总是用老眼光看问题。"指导员张军也说话了。
李志强感觉很尴尬:"我只是提个建议。"
"李班长的建议很好,但我们还是按照上级的要求来执行。"陈连长礼貌地回绝了。
散会后,指导员赵军走过来:"老李,别太较真了。你也快到年龄了,安心等退伍吧。"
"指导员,我还没到退伍年龄。"
"我知道,但是你在连队里确实有点格格不入。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你总是用老思想指导,他们不会听的。"
"我只是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老李,经验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变化。你那些经验在现在看来可能已经过时了。"
那一刻,李志强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多余的人。
08
2023年春天,李志强的父亲突然生病住院了。
"强子,你爸检查出来是肺癌晚期,医生说最多还有三个月。"母亲在电话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妈,您别哭,我马上请假回去。"
李志强急忙找到陈连长请假。
"连长,我爸病得很重,我想请半个月假回去看看。"
"李班长,现在是训练的关键时期,您能不能等等?"
"连长,医生说我爸可能就这几个月了。"
"我理解您的难处,但是连队的训练任务也很重要。这样吧,给您批三天假,您看看能不能安排一下?"
三天?李志强愣住了。从部队到家里要一天时间,来回就是两天,真正能陪伴父亲的时间只有一天。
"连长,能不能多给几天?我爸真的不行了。"
"李班长,规定就是规定,我也没办法。再说,您一个班长请半个月假,影响不好。"
"连长,我23年没请过这么长的假。"
"那是您的事,规定不能因为个人情况改变。"
李志强咬咬牙:"好,我知道了。"
回到家里,看着病床上瘦得脱相的父亲,李志强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强子,爸爸对不起你,当年让你去当兵,说要当干部回来,结果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
"爸,您别这么说,当兵我不后悔。"
"孩子,你在部队23年了,还是个兵。是不是爸当初的决定错了?"
"爸,不是您的错,是我没本事。"
"强子,你已经很优秀了。是那些当官的没眼光。"
母亲在一旁抹眼泪:"强子,要不你退伍算了,回来陪陪我们。我们也不指望你当什么大官了,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
"妈,我再想想。"
"孩子,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问心无愧。你做到了。"
第三天,李志强就要回部队了。父亲拉着他的手:"强子,如果你觉得在部队没前途,就回来吧。爸支持你。"
"爸,我会考虑的。"
父亲走了,李志强在家里只待了一天就匆匆赶回了部队。在父亲的葬礼上,他只能通过视频告别。
09
父亲去世后,李志强像变了一个人。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这23年。
"老李,你最近怎么了?总是心不在焉的。"同宿舍的老兵刘建问。
"没什么,就是想一些事情。"
"想什么事情?"
"想这么多年到底值不值得。"
"老李,你这是怎么了?不就是没提干吗?咱们当兵本来就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可是我想为家里做点什么,想让父母过得好一点。结果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李志强摇摇头:"不够,远远不够。我23年青春都献给了部队,得到了什么?还是一个兵!"
"老李,你别钻牛角尖。"
"我没有钻牛角尖,我是看清了现实。在这里,没关系没背景就是死路一条。"
那天晚上,李志强失眠了。他想起了刚入伍时的雄心壮志,想起了父亲期待的眼神,想起了这23年来的种种经历。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笑话。
第二天早上,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10
"连长,我想申请退伍。"
陈连长吃了一惊:"李班长,您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退伍?"
"连长,我在部队待了23年了,该回家了。"
"李班长,您再考虑考虑。您这个年龄退伍,在社会上能做什么?在部队好歹还有个保障。"
"保障?连长,什么保障?我23年了还是个兵,这叫什么保障?"
"李班长,您这话说得太重了。您在部队的贡献大家都看在眼里。"
李志强苦笑:"贡献?连长,贡献能当饭吃吗?我父亲临终前问我,23年了为什么还是个兵?我怎么回答?"
"李班长,提干这事确实需要机会......"
"机会?连长,我等了23年的机会。现在我明白了,有些机会不是等来的,是生来就有的。"
陈连长不知道该怎么劝:"李班长,您冷静一点。"
"连长,我很冷静。我想明白了,我不适合在部队发展。与其继续浪费时间,不如早点回家。"
"可是您现在退伍,什么都没有啊。"
"什么都没有?连长,我有一身本事,有一颗诚实的心,这就够了。"
陈连长看着李志强坚决的表情,叹了口气:"好吧,我帮您报上去。"
办完手续回到宿舍,李志强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23年的军旅生涯,他积攒的物品并不多,一个箱子就装下了。
"老李,你真的决定了?"刘建问。
"决定了。在这里我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
"可是你走了以后干什么?"
"我还年轻,能干的工作多得是。"
"那我们以后再见面就难了。"
"有缘自会相见。"
当天晚上,李志强给家里打了电话。
"妈,我要退伍了。"
"怎么了?强子,是不是在部队受委屈了?"
"没有,就是想回家陪陪您。爸走了,您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
"好孩子,妈等你回来。你爸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妈,对不起,我没能当上干部。"
"傻孩子,你已经很棒了。当不当干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平平安安的。"
挂了电话,李志强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明天开始,他就要告别这个生活了23年的地方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志强被手机铃声吵醒了。他拿起手机一看,是个陌生号码。
"喂,您好。"
"请问是李志强李班长吗?"
"是的,您是?"
"我是您以前带过的兵,小陈啊!我在网上看到您要退伍的消息,怎么回事啊?"
李志强愣住了:"网上?什么网上?"
"军事论坛上啊,现在好多人都在讨论这件事呢!"
挂了电话,李志强赶紧上网查看。果然,在一个军事论坛上,有人发了一个帖子:《震惊!某部优秀教员23年未提干,愤而申请退伍》。
帖子里详细描述了李志强的经历,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部队番号,但熟悉他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李志强的手机开始疯狂地响起来。
李志强颤抖着手接起第369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陌生男人激动的声音:"李班长!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您在新疆带过的兵,王小军啊!"
"我在网上看到您要退伍的消息,我们全班的兄弟都疯了!李班长,您不能走啊!"
李志强感觉脑袋嗡嗡作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申请退伍的事情怎么会传到网上。紧接着,电话一个接一个响起,都是他曾经带过的兵。
下午三点,一辆军车急速驶入营区,车上下来一个他做梦都没想到会见到的人。那个人大步走向他,李志强瞬间愣住了,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
从车上走下来的人,李志强一眼就认出来了——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上将。
"李志强!"张司令员的声音带着威严,但眼中却有着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首长好!"李志强条件反射般立正敬礼,但心中波涛汹涌。
张司令员快步走到李志强面前,上下打量着这个他素未谋面却又无比熟悉的老兵:"你就是李志强?"
"报告首长,是的!"
"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吗?"
李志强茫然摇头:"不知道,首长。"
张司令员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翻出那个已经被转发了几万次的帖子:"因为这个。"
这时,陈连长和营长都急匆匆赶来了,看到司令员亲自到场,都吓得脸色发白。
"张司令员,您怎么亲自来了?"营长战战兢兢地问。
"我来看看这个被埋没了23年的好兵!"张司令员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11
"李志强,你知道是谁把你的事情发到网上的吗?"张司令员问。
"不知道,首长。"
"是我的儿子,张小军。"
李志强瞪大了眼睛:"张小军?那个......"
"对,就是你在新疆带过的那个兵。他现在是某集团军的作战参谋。"
张司令员的话如晴天霹雳,李志强完全震惊了。他想起了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兵,想起了在新疆训练场上的一幕幕。
"首长,我不知道小军是您的儿子。"
"他也不知道我是他爸爸的战友。张小军是我弟弟的儿子,从小父母双亡,是我养大的。但我从来不让他对外说我们的关系。"
张司令员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昨天晚上,小军给我打电话,哭着跟我说他最尊敬的班长要退伍了。他说,如果连李班长这样的好人都在部队待不下去,那军队还有什么希望?"
陈连长和营长面面相觑,冷汗直冒。
"小军还告诉我,你教会了他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他说,在新疆最艰苦的时候,是你用自己的津贴给全班买营养品,是你在他生病时背着他跑了十几里山路送医院。"
李志强的眼眶湿润了:"那都是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张司令员声音提高了八度,"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人23年没有提干?为什么这样的好兵要申请退伍?"
营长擦着汗:"司令员,这个......"
"你们给我一个解释!"
12
营长战战兢兢地说:"司令员,李志强同志确实是个好兵,但是在提干方面......"
"在提干方面怎么了?说!"
"他......他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性格比较直。"
"性格直?"张司令员冷笑,"什么时候性格直成了缺点?什么时候老实人在军队里反而吃亏?"
陈连长硬着头皮说:"司令员,现在的干部选拔要求比较高,不光看能力,还要看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张司令员的声音如冰一般寒冷,"我来告诉你们什么叫综合素质!"
他掏出手机,开始念起了上面的留言:
"'李班长,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您在西藏带过的小刘,现在是连长了。您教会了我什么叫军人本色。'"
"'李教员,我是您的学生王强,现在在某军校当教官。我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跟您学的。'"
"'李班长,我是小马,您救过我的命。您说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
张司令员越念声音越激动:"这就是综合素质!这就是一个军人的价值!你们告诉我,这样的人为什么不能提干?"
在场的人都低下了头,没人敢说话。
这时,陈连长颤抖着说:"司令员,其实我们也想给李志强提干,但是上面有规定......"
"什么规定?"
"年龄超过35岁的士官,提干需要特别审批,程序比较复杂......"
"程序复杂?"张司令员怒道,"程序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人为程序服务的!为了一个程序,就要埋没一个人才23年?"
营长小声说:"司令员,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
"李志强的学历不够高,只是高中毕业......"
张司令员气得浑身发抖:"学历?能力面前,学历算什么?你们看看他教出来的兵,哪个不是人才?这就是最好的学历证明!"
13
张司令员转向李志强:"你知道为什么有368个电话吗?"
"不知道,首长。"
"因为你带过的兵遍布全军!从列兵到将军,从士官到军官,都有你的学生!"
张司令员打开手机,翻出一个群聊记录:"这是'李班长学生群',现在有1247个人!"
李志强震惊地看着手机屏幕,群里的消息如瀑布般刷屏:
"李班长是我的再生父母!"
"没有李班长就没有今天的我!"
"李班长退伍,军队的损失!"
"强烈要求给李班长提干!"
"我们联名上书,要为李班长讨个公道!"
张司令员继续说:"你知道这1247个人现在都是什么职务吗?其中有127个连长,89个营长,45个团长,23个师长,还有7个军长!"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还有更让我震惊的,"张司令员的声音有些颤抖,"昨天晚上,我接到了总部的电话。总参谋长的秘书告诉我,总参谋长也在关注这件事,因为总参谋长的儿子也是你教过的兵!"
营长的腿都软了。
"不仅如此,"张司令员继续说,"海军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火箭军司令员,都给我打了电话。他们那里也有你的学生!"
李志强完全懵了,他没想到自己23年来默默无闻的付出,竟然影响了这么多人。
张司令员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厚厚的材料:"这是今天上午收到的,来自全军各部队的推荐信,总共368份!每一份都是为你说话的!"
他随手翻开一份:"这是某军区司令员写的:'李志强同志虽然素未谋面,但他培养的干部在我们军区表现优异,强烈建议提拔重用。'"
又翻开一份:"这是某军校校长写的:'李志强同志培养的学员在我校深造期间表现突出,其教育方法值得推广。'"
再翻开一份:"这是某特种部队司令员写的:'李志强同志培养的兵在我部服役,个个都是好样的,这样的教官应该得到重用。'"
张司令员一边翻一边说:"368份推荐信,来自全军各个层级,从班长到将军,都在为你说话!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李志强眼中含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14
"李志强,"张司令员走到李志强面前,"我代表军区党委,正式向你道歉!"
"首长,您这是......"
"23年来,我们埋没了一个真正的人才!我们让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蒙蔽了双眼!"
张司令员转向营长和连长:"从今天开始,我要彻底调查这个团的干部选拔机制!所有提干过程中的不正之风,都要严肃处理!"
营长和连长吓得面如土色。
这时,营长突然跪了下来:"司令员,都是我的错!我承认,这些年在提干问题上确实存在不公平现象!"
"说具体点!"
"有的人托关系送礼,有的人靠家庭背景,而像李志强这样老实人反而被忽视了!"
陈连长也跪下了:"司令员,我也有责任!我刚来连队时,上级就暗示我,像李志强这样的老兵没有培养价值,让我重点关注年轻的、有背景的士兵!"
张司令员怒道:"谁给你们的暗示?把名字报上来!"
营长颤抖着说:"是......是团政委赵大海,还有副团长王建军。他们说,现在的军队要年轻化,老士官就是包袱。"
"还有吗?"
"师政治部主任也说过类似的话,说提干要看综合条件,不能光看能力。"
张司令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些人简直是军队的蛀虫!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下来,一个个查处!"
15
"李志强,"张司令员郑重地说,"我以军区司令员的名义,正式邀请你留下来。军区决定,特批你直接提拔为正连级,并调到军区司令部工作!"
李志强愣住了:"首长,这......"
"这是你应得的!23年的委屈,今天要全部还给你!"
"可是首长,我年龄大了,学历也不高......"
"年龄大?41岁正是干事业的好年龄!学历不高?你用23年的实践证明了什么叫真正的学历!"
张司令员拍着李志强的肩膀:"小伙子,你知道吗?总部已经决定,要以你为典型,在全军开展'发现埋没人才'专项行动。你的故事要拍成电影,你的经验要在全军推广!"
就在这时,李志强的手机又响了。他接起电话,是母亲打来的。
"强子,村里人都说你在网上出名了,说你马上要当大官了,是真的吗?"
李志强看着张司令员,眼中含泪:"妈,是真的。儿子终于没有让您失望。"
"我就知道我儿子是好样的!你爸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挂了电话,李志强对张司令员说:"首长,我愿意留下来!"
"好!"张司令员用力握住李志强的手,"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军区的宝贝!"
16
三个月后,李志强正式调到军区司令部任作训处副处长。
在欢送会上,他曾经带过的兵们从全国各地赶来为他庆祝。
"李班长,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张小军激动地说。
"小军,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发帖子,我可能真的就退伍了。"
"李班长,您教过我们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您看,您发光了!"
一个年轻的少将走过来:"李班长,您还记得我吗?我是小王啊,您在新疆带过的兵。"
李志强仔细看了看:"小王?天啊,你现在是......"
"我现在是某军区副司令员了。这些年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您当年的教导。"
又一个上校走过来:"李班长,我是小张,您在西藏带过的。现在我是某师师长。"
接着,一个又一个曾经的学生走过来和李志强打招呼。连长、营长、团长、师长......整个会场就像一个军官展览会。
张司令员也来参加了欢送会:"李志强,你的故事已经在全军传开了。总部决定,要以你为典型,在全军开展一次'真正的好兵好干部'大讨论。"
"首长,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正是因为你这种朴实的品格,才更加珍贵。现在的军队,太需要你这样的人了。"
这时,一个中将走了过来:"李志强同志,我是总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总部对你的情况非常重视,决定将你的事迹编入《当代军人风采录》,作为全军学习的典型。"
李志强受宠若惊:"首长,我真的只是个普通兵......"
"普通?能影响1247个军官的人还普通吗?能让368个部队主官联名推荐的人还普通吗?"
中将严肃地说:"李志强,你的价值不在于职务高低,而在于你体现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像你这样坚守初心的人太少了。"
17
李志强站起来,举起酒杯:"各位兄弟,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但我要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殊的能力,而是因为我始终记着一句话:做人要对得起良心,当兵要对得起军装。"
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张小军站起来:"李班长,我代表所有的学生,向您保证:我们一定会把您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好兵得到应有的重视!"
"对!"所有人齐声响应。
会后,张司令员单独找到李志强:"小李,有件事我要告诉你。"
"首长请说。"
"总部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发现和选拔像你这样的埋没人才。你愿意担任这个委员会的副主任吗?"
李志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个委员会直接对总部负责,权力很大。我们要让每一个像你这样的好兵都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长,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
热点资讯/a>
- 证监会难辞其咎!7月4日,今日面对的四大消息全面来袭!
- 退休后还能领失业保险金吗?政策条件与特殊情形全解析
- 小说:战国变星际列强争霸,我秦风日记揭秘,横扫宇宙战舰!
- 2025年1月,巨蟹座爱情运爆棚,如何让感情更加甜蜜
- 印尼对美送大单,越南关税受压,东南亚国家灵活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