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做局?谁是金力泰幕后操控者|独家特稿

资本内斗、退市危机、财务黑洞、控制权争夺、管理层动荡、高管忽悠式增持、实控人丑闻......从民族涂料工业的金色名片到退市边缘,金力泰二十年兴衰录写满资本博弈的残酷。
这家 1993 年诞生的企业,2011 年登陆创业板铸就“汽车涂料第一股”荣光,巅峰市值突破百亿。
转折始于2018 年,国字号机构离奇亏损 6 亿转让金力泰股权,此后金力泰沦为资本玩家手中的提线木偶。
2025年金力泰危机总爆发:年报延迟遭证监会立案,审计机构出具 “无法表示意见”信任塌方,10 亿预付款虚增 25 倍的财务黑洞骤然曝光,实控人涉合同诈骗,叠加股权代持纠纷与高管虚假增持的连环诉讼,前创始人与第一大股东董事会攻防战白热化,三年五换董事长管理层大动荡......
被资本做局,这场治理失效的典型案例,谁是金力泰幕后掌控者?又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呢?

明星陨落:二十年兴衰轨迹
对于金力泰而言,“国内 A 股汽车涂料第一股”的金字招牌或许早已蒙尘。
这家成立于 1993 年的企业,曾是民族涂料工业的骄傲 ——2011 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07 年与韩国纳路集团合资引入先进技术,一度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高性能工业涂料领军者。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巅峰时期市值超百亿元。
然而2025年,金力泰正经历成立以来最凛冽的寒冬。
8 月 21 日,因财报披露延迟已面临退市风险的金力泰公告,董事长兼总裁郝大庆主动辞去总裁职务,仍保留董事长头衔。董事会随即聘任吴纯超接任总裁,这一人事变动引发第一大股东海南大禾的强烈反弹。
海南大禾在董事会的唯一代表刘锐明投下反对票,直指吴纯超在“信息披露和资金安全”这两项公司治理基石上存在失职,“其职业诚信存在问题或履职独立性受到不当影响”。
这场人事风波只是金力泰近年困境的冰山一角。2025 年 5 月 6 日,公司因未能如期发布 2024 年年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延迟两个多月后,*ST 金泰(金力泰股票简称)于 7 月 2 日披露的年报显示,审计机构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 “否定意见”,导致公司自 7 月 3 日起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秦荣生指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源头是公司内控失灵。内部审计是发现公司内控是否有效的抓手。”
这一论断在金力泰案例中得到充分印证 —— 审计机构指出的两大问题直指公司治理核心:一是大额资金往来异常,资金存在通过通道方流向最终占用主体的重大风险;二是无法判断相关股权交易的商业实质和真实价格。
回溯金力泰的命运转折,2018 年成为明显的分水岭。这年一月,由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通过华锦资产实际控制的宁夏华锦,以15.50元/股、10.94 亿元获得金力泰 15%股份。
不到两年后的2019年11月,华锦资产就将股权以 5.07 亿元转让给刘少林控制的大禾实业,明面亏损近6亿元。“这一行为无法用正常商业逻辑解释”,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分析人士表示。
此后金力泰经营每况愈下,从专注涂料主业的实体企业逐渐沦为资本玩家的逐利工具。

控制权暗战:董事会攻防
金力泰当前的治理乱局,本质是围绕控制权展开的激烈博弈。
截至 2025年 8 月,第一大股东海南大禾虽持股15%左右,却非控股股东,在董事会中仅有刘锐明一个席位。与之相对,创始人吴国政虽只持股 3.55%,目前却影响了董事会多个席位,形成 “小股权控制”的畸形格局。
这场攻防战的白热化始于2025年5 月。
5 月 7 日,海南大禾向董事会提交函件,要求尽快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补选非独立董事,提名刘锐明、刘小龙等四人为候选人,遭董事会否决。
十天后海南大禾转向监事会请求,监事会同意召开但将日期定在7月7日,理由是“需优先完成年度报告披露工作”。
临近股东大会,吴国政提出临时提案,推荐郝大庆、王子炜、孙策为非独立董事人选。7月7日选举结果显示,海南大禾提名的四人均未当选,郝大庆与王子炜成功进入董事会。次日董事会上,郝大庆即被选举接任因罗甸辞任而空缺的董事长及总裁职务。
首轮受挫的海南大禾并未止步。7月11日,公司再度收到海南大禾函件,要求在7月22日年度股东大会增加临时提案,重新提名刘锐明、刘小龙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吴国政迅速回应,于7月12 日提名孙策参与角逐。
最终刘锐明与孙策当选,海南大禾终于在董事会获得一席之地。
截至最新披露,金力泰董事会由 3 名独立董事和 6 名非独立董事组成:独立董事为唐光泽、于绪刚、马维华;非独立董事包括郝大庆、王子炜、孙策、刘锐明、吴纯超、罗甸。除唐光泽由董事会提名,刘锐明为海南大禾提名外,其余均为吴国政提名。
2025年8月14日,海南大禾向监事会提请召开临时股东会,要求罢免董事罗甸、唐光泽、于绪刚,同时提名刘小龙、徐丽慧等四人为继任人选,监事会予以通过。8 月 15 日,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同意,新一轮董事之争正式拉开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大禾提名的刘锐明为刘少林的兄弟,刘小龙为刘少林的儿子,显露出家族势力试图通过董事会渗透公司管理的意图。
中国政法大学公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李建伟教授曾指出:“股权结构分散情况下的公司控制权争夺,容易导致董事会动荡和决策低效,最终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
金力泰的案例正在上演这一预言 —— 频繁的董事更换和权力斗争,使得公司难以聚焦主营业务改善,陷入治理失效的恶性循环。

财务迷局:十亿资金腾挪
金力泰的财务乱象远比控制权争夺更为触目惊心。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 “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将这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黑洞暴露在公众视野。
报告揭示的两大核心问题中,大额资金往来异常尤为引人关注 ——
2024年,金力泰通过芮奈贸易(上海)等多家贸易商进行季度性资金转出与转回,全年累计转出9.31亿元,转回9.30亿元(年末预付款余额0.18亿元)。审计发现存在资金被转至非供货主体的异常,且无法穿透核查最终资金占用主体及规模,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股权交易商业实质存疑: 涉及两项与“怡钛积科技”相关的交易。其一,公司收到石河子怡科偿还的1.38亿元股权回购款,审计无法核实资金来源及意图;其二,公司支付3.23亿元二次收购怡钛积股权,资金源自前述异常贸易商链条,对手方厦门怡科收款后迅速转出3.07亿元至无关方,审计无法判断交易商业实质及价格真实性、是否存在资金占用。(来源:金力泰2024年审计报告)
“说实话,天王老子来了也解释不清。” 一位资深注册会计师分析时直言,“这种规模的资金异动远超正常经营需要,且采用季初转出、季末转回的形式,明显是为了控制财务报告中的预付账款金额,避免季报、半年报等定期报告审核时被发现。”
在监管压力下,金力泰在 8 月 13 日的最新问询函回复中承认了符合资金占用的事实。
这种财务操作手法并非孤例,但金力泰的规模和手法尤为大胆。对比创业板另一家上市公司浩丰科技 2023、2024 年分别支付并退回 3.4 亿、2.1 亿的类似情况,金力泰 10 亿元级别的资金腾挪显得更为异常。
秦荣生教授指出:“上市公司财务重大错报可归结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财务错误,另一种是财务舞弊。解决财务错误并不难,但解决财务舞弊较难,因为有些人为了达到上市条件、再融资条件或兑现业绩承诺,会虚增收入和利润。”
金力泰的财务问题早有前科。公司曾于2023年2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查明2020年与浙江运发虚构“黄金贸易业务”,累计订立 41 份黄金销售合同,金额总计15.09 亿元。
作为一家涂料企业,这些以定制金条为标的的贸易业务,实质为资金融通业务,而公司未披露其真实情况。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力泰资产14.17亿元,负债5.53亿元,净资产 8.65 亿元,资产负债率38.99%,表面看财务结构尚属稳健。但深入分析发现,公司流动资产7.75 亿元,流动负债 5.24 亿元,应收款项高达4.22 亿元,存货仅 0.85 亿元,显示回款难度大,营运资本成本极高。有息负债1.51亿元,而现金等价物余额1.76 亿元,流动性压力已然显现。
内控失效是财务乱象的根源。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金力泰内控出具的 “否定意见”,意味着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更值得警惕的是,监管层对内控问题的惩戒力度不足。秦荣生教授指出:“沪深两交易所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财报被审计机构出具 ‘无法表示意见 ’或‘否定意见’,需对上市公司的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或‘否定意见’,交易所并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 这种制度缺陷,使得金力泰等公司轻视内控建设,终酿大祸。

管理层走马灯:治理失效
“铁打的金力泰,流水的董事长”—— 这是资本市场对金力泰管理层动荡的生动描述。
2025年7月,郝大庆接替罗甸担任董事长兼总裁;仅一个多月后的 8 月 21日,郝大庆就辞去总裁职务,保留董事长头衔,由吴纯超接任总裁。2024年7月23日,袁翔辞去董事长、总裁、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董事会同意由罗甸担任公司董事长、 总裁、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自2019年刘少林控制的大禾实业接手股权后,金力泰的管理层更迭尤为频繁。统计显示,2019年至2025年间,公司董事长职位更换超过5次,平均任期不足一年。
这种高频次的人事变动严重影响了公司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添乱象的是,高管曾承诺的增持计划沦为空谈,多位高管高调宣布增持却未兑现,引发多起中小股东诉讼。
据悉,投资者诉公司、袁翔、罗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诉讼时效将于2025年9月30日届满。该案系2019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来,全国首例因上市公司董监高未履行公开增持承诺引发的证券侵权纠纷案件。
上海金融法院近期已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袁翔、罗甸赔偿两名原告投资者合计78.35万元。目前,两名投资者已拿到赔偿款。上海市信本律师事务所赵敬国律师表示:“在已有胜诉判决的前提下,上海金融法院正逐步开始处理系列案件。”
而今,新任总裁吴纯超的任职引发巨大争议。资料显示,吴纯超 1984 年 7 月出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历任上海艾仕得金力泰涂料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金力泰技术中心总监、副总裁等职,同时担任公司董事和董事会秘书。第一大股东代表刘锐明对其任职投下唯一反对票,质疑其在信息披露和资金安全方面的失职记录,认为“总裁作为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最高负责人,其品行和能力起码要经得起最低标准的检验,而该人选过往的表现恰恰提供了反面证据”。
刘锐明同时反对《关于修订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的议案》,理由是“董事个人发言,只要是真实、完整、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就应该如实公告。董事会秘书应当维护董事的正当言论”。这一反对意见折射出公司在信息披露规范性上的分歧,而信息披露恰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石。
频繁换帅导致公司战略缺乏连贯性。金力泰从早期专注汽车涂料主业,到 2020 年涉足异常黄金贸易,再到近年主业持续下滑,反映出战略定位的混乱。公司年报显示,近年来营收和净利润波动剧烈,2024 年更是因财务问题无法正常披露年报,经营状况已然恶化。
更严重的是管理层诚信危机。除了吴纯超被质疑的职业诚信问题,公司实际控制人层面的诚信风险更为突出。海南大禾及其实控人刘少林近年来深陷多项负面事件,包括股权被冻结、涉嫌多项控罪等。2020 年刘少林卷入重庆口罩造假案;同年12 月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21 年 6 月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刘少林在资本市场同样口碑不佳。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公告显示,刘少林因未支付 3000 万股股权转让尾款被申请财产保全,导致其持有的慈星股份被冻结。“刘少林不仅通过代为理财割股民的韭菜,还成立各种公司,割上市公司的韭菜”,市场人士如此评价。
实际控制人的诚信污点,不可避免地传导至上市公司层面,加剧了治理困境。

资本魅影:股权腾挪迷局
金力泰的乱象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资本腾挪游戏。
海南大禾所持金力泰7035万股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冻结,冻结比例100%,起因是华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海南大禾之间的股权转让纠纷。海南大禾的多个银行账户也被法院冻结,期限从2025年6月26日至 2028年6月25日,显示其资金链已出现严重问题。
这场冻结背后是更为复杂的股权代持纠纷。一年多前,金力泰自爆第一大股东发生股权代持争议,华锦资产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海南大禾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系代持,诉请代持人大禾实业及实控人刘少林等履行代持协议。
尽管海口中院一审驳回了华锦资产的请求,但海南高院2023年12月26日撤销一审判决,将该案发回重审,暗示案情的复杂性和争议性。
披露信息显示,刘少林与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等签订的代持协议存在事后倒签情况。更蹊跷的是,从2019年11月起,华锦资产及其大股东的股权几经变更,到2022年起诉时,华锦资产的“真正股东”已面目模糊。
据《第一财经》报道披露,刘少林进入金力泰系从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接手控制权股份,而该国字号机构在两年内进出金力泰实际控制人位置,亏损达 4 亿元。刘少林获得实际控制权后一个月,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即宣告注销。
股权变更的时间线显示出高度的人为操控痕迹。2019年11月,宁夏华锦股权转给刘少林控制的大禾实业八天后,华锦资产的股权也发生变更,由“国字号”变为自然人控制的民营企业。
新进入的股东北京华驰志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9年11月11日,仅比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转让股权时间早 9 天。2019年12月,乾堃投资退出,由北京鼎元晟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当日“接棒”。2023年8月4日,华驰志远、鼎元晟合又同一天从华锦控股退出。
几经变更后,华锦资产的大股东从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变为山西地产商人杜玉明之子杜飞飞,而后又变更为赵德珠,“真正股东”已无从追溯。这种频繁且刻意的股权腾挪,很难用正常商业逻辑解释,更像是在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掩盖实际控制人身份,为利益输送创造条件。
资本玩家的操作手法在多个案例中如出一辙。除金力泰外,刘少林还曾入股彗星股份等上市公司,将公司股权变更至其名下却迟迟不支付尾款,导致对方不得不实施财产保全。在商赢环球案中,相关高管也因刘少林的操作被出具警示函。
这些案例共同勾勒出一个通过控制上市公司、操纵股权实现利益侵占的资本图谱。
普通投资者成为这场资本游戏的最终受害者。金力泰股价从2018年的15.5 元/股跌至 2025 年的3-4元左右,市值缩水至20亿元,较巅峰时期蒸发超过80%。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面临二次立案调查风险——2023 年 2 月因虚构黄金贸易被立案后,2025 年 5 月又因年报披露问题再次被立案,若查实存在其他财务造假行为,退市将不可避免。
“神仙打架,殃及池鱼”,一位持有金力泰股票多年的散户投资者无奈表示:“我们小股东根本搞不清背后的资本运作,只能看着股价下跌,投诉无门。”这种困境折射出当前 A 股市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不足,当上市公司沦为资本玩家的逐利工具,普通投资者往往成为最终的买单者。

隐形幕后:谁是实际掌控者
金力泰 “无实际控制人” 的表述,与当前董事会内部的激烈争议形成刺眼反差。
图片来源:金力泰2024年年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第一大股东代表刘锐明在三次董事会上连续发难,直指一位名为裴剑的神秘人士才是公司真正掌控者,而管理层对此始终讳莫如深。
刘锐明在反对意见中披露,金力泰战略备库资金占用背后,是管理层与裴剑勾结,联合原董事长罗甸、财务总监隋静媛等内外人士,以贸易商为通道侵占公司资金。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图
更关键的是,他多次追问为何裴剑能自由出入公司、使用专属茶室,还配有雷克萨斯商务车及司机,“包括董事长在内的高管见了他都称‘领导’”,这一质疑得到多位内部人士佐证。《每日经济新闻》多方信源确认,裴剑在监管进场前频繁现身公司,近三任董事长及核心高管均向其直接汇报。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图
裴剑的身影还藏在股权代持与资金链路中。工商信息显示,涉嫌资金占用的芮奈贸易,前股东徐巍现任职于与金力泰前大股东华锦资产有历史关联的企业,而徐巍全资持股的公司曾由裴剑 100% 控股。2022 年金力泰股权代持纠纷中,裴剑更被指以 “委托代持人” 身份,通过中间人要求海南大禾代持股权。
尽管刘锐明多次质询,董事长郝大庆及管理层始终回避回应。
2025年7月监管立案调查后,裴剑不再现身公司,但 “隐形控制” 的痕迹已难以抹去 —— 当名义治理结构与实际权力归属严重背离,这家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仍未揭开谁在真正掌舵的谜底。
金力泰的案例为中国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从明星企业到退市边缘,其坠落轨迹揭示了公司治理失效、内控机制缺失、资本监管漏洞等多重问题。
正如秦荣生教授所言,防范财务造假需要“关口前移,从源头抓起”,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夯实内部控制和反舞弊基础。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更多上市公司重蹈金力泰的覆辙,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生态。
相关阅读:
谁在杀死一家上市公司?金力泰创始人吴国政泣血控诉!七年隐忍终爆发
金力泰危局:失速的财报背后,十年乱象与失控的资本游戏
全国首例"增持画饼"案宣判:赔78万!金力泰年报难产再陷退市危局
突发!董事报警!涂料上市公司资金疑遭占用

联系我们往期回顾
内幕消息:罗斯夫易兵被包围了“漆彩中国行”震撼发布!2025中国建博会(广州)重磅启动从茅台京东偷师的美俪嘉!5年狂开2000店,把涂料玩成流量生意中原“爱情漆”:世可水漆是献给妻子的情书涂料黑马炼成记!轩意许炜:逆势增长三倍从解除留置到猝然离世,居然智家掌舵人汪林朋的五天生死局“自杀”的真石漆:被仿石漆逼上了绝路?7840万收购凯门助剂40%股权!百亿乳液巨头巴德富又甩出怎样一张王炸?二代接班成“败家子”?树脂龙头8.7亿元卖身国资!惨遭司法冻结三连击!亚士还能挺过去吗?资本玩家的"提线木偶":渝三峡A操纵案全追踪立邦60年暗战(上)三次“反杀”!谁在操控谁?立邦60年暗战(下)“中国战略”的三重密码不造英雄,只造传奇!罗斯夫董事长罗宇:唯有共生,方能破局从基层到千亿央企掌舵者!北新建材管理获评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吞舟之鲸”郭祥恩!10年前预言成真!富思特狠招全藏在唐诗宋词里60亿欧元世纪并购悬念!全球涂料双雄博弈,谁将改写行业版图?A股最便宜的实控人!叩开两座百亿科创帝国从商标狙击到巨头联姻:一家涂料树脂企业的“国字号”野望在化学江湖“打深井”的“深潜者” ——一位民营企业家与时代的“化学反应”赋能网红文旅项目火出圈!澳瓷漆丁培春:活着就要玩高端清仓促销引发“倒闭”传闻,艺术涂料大佬的转型阵痛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中国涂料业竟杀出“黄金十年”? ——34%关税掀起的产业大逃杀与逆袭化工巨头被立案调查!为何是杜邦撞上了反垄断的“枪口”?谁是立邦的劲敌?与三棵树/嘉宝莉/东方雨虹必有一战吗三本集团董事长谢本红:深挖万米深!打造世界级涂料用合成树脂领军企业用儿童级健康杀出内卷重围!小小腻子粉成了卓玛创始人黎昌鑫王炸杀手锏格式文化刘海丰:再出发,我的孩子谁做主首破2000亿的万华化学:从“倒数第一”到全球第一的逆袭被资本裹挟的东方雨虹,正在以另一种方式突围关注我们 点赞 转发 在看 留言
热点资讯/a>
- 对越反击战爆发,少将李德生坚决反对儿子去前线当参谋,为什么?
- 长期单身,你究竟有哪些感情难题需要解决?
- 清末动荡史,从林制军抗敌到清帝退位,演绎清朝覆灭全过程
- 绯闻不到24小时,刘宇宁祝绪丹先后发声:都好朋友,别闹了!
- 3PE钢管抗拉伸性能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