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爱电竞

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你知道吗?古城西安把防空洞变成了避暑方舟,市民惬意纳凉

点击次数:164 发布日期:2025-07-26

蒲扇摇出的清凉革命正在西安地下悄然上演。地表温度飙到50℃的酷暑天,安东街防空洞口飘出的笑声格外清脆。退休教师老张趿拉着布鞋往下走,凉气顺着裤管往上窜,他眯眼瞅着墙上的温度计:"嗬!25度,比俺家空调还得劲!"

这座挖了半个世纪的防空洞里,穿堂风裹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干爽。穿红肚兜的娃娃在彩色爬行垫上打滚,戴老花镜的棋友围着大理石棋盘杀得正酣。最绝的是西头那帮年轻人,捧着手机蹭免费WiFi,冷不防被隔壁秦腔自乐班的锣鼓点惊得直缩脖子。保洁员王婶拎着拖把来回转悠:"这些娃们啊,进来时汗流浃背,出去都得裹外套——可不敢着凉喽!"

科技与土法子在这儿碰出火花。工业除湿机嗡嗡响着抽走潮气,智能新风口呼呼送风,可墙角那排陶罐里盛的淡盐水还是老辈人传下来的防暑方子。市人防办的小李指着地源热泵设备比划:"咱这系统跟十八米深的黄土地借凉气,耗电量抵不上三台空调。"正说着,乒乓球区杀出个赤膊大爷,银发一甩扣杀得分,胶皮球在拱顶弹出一串脆响。

纬二街隧道深处藏着更鲜活的市井图景。穿工装的农民工用河南腔唠嗑,大学生志愿者支起投影仪讲人防知识,穿汉服的姑娘举着自拍杆在"深挖洞广积粮"的旧标语前摆造型。最热闹还数下午茶时分,不锈钢保温桶里的菊花茶冒着热气,几个老太太掏出搪瓷缸子:"这可比俺们当年挖洞时喝凉水强多咧!"

这些地洞子如今成了城市应急网的活扣。急救箱里不光有藿香正气水,还备着防霾口罩和应急氧。体育场纳凉中心的老周亲眼见过暴雨天这里变成临时避难所:"那天乌泱泱挤进来百十号人,保洁员现拆了折叠床,热水器烧了通宵。"他摩挲着水泥墙上新刷的荧光指示标,"这疙瘩冬暖夏凉,搁战争年月保命,和平年头惠民。"

古城人的生存智慧在地下开出新花。开放时间掐着日头最毒的午后,地砖缝里嵌着测温光纤,连饮水机都分温凉两档。带着孙子来写作业的刘老师发现个趣事:"娃们趴石桌上写字,胳膊不起汗渍,敢情是专门找的天然凉玉。"更绝的是那些老防空洞自带的调温本领,三伏天里永远保持窑洞般的恒温,穿堂风掠过发烫的后脖颈,比冰镇酸梅汤还解乏。

改造废弃人防工程的吊车没停过。规划局最新图纸上,七个红圈标出明年要改造的站点,有个竟在兵马俑停车场底下。施工队老赵边拧螺丝边念叨:"这些混凝土疙瘩当年花了大价钱,如今改造成纳凉点,总算没白费。"他脚边蹲着来送饭的闺女,小丫头指着通风管突然喊:"爹!这铁管子会唱歌!"——原是穿堂风掠过管口,呜呜地哼着秦腔调调。

当夕阳把护城河染成金汤,纳凉点里飘出油茶香。管理员老马把《纳凉公约》电子屏调成暮色模式,转头看见几个流浪汉在入口处张望,挥挥手招呼:"进来呗,备着干净毛巾哩!"防空洞顶的LED灯带次第亮起,照着墙缝里新冒的绿苔,也照着象棋盘上厮杀的老少爷们。穿洞而过的晚风里,有人哼起不成调的歌谣,仔细听,竟是当年打洞工人们传唱的号子。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